白朗县恰珠编织厂创办于2003年4月,位于白朗县洛江镇境内,距日喀则市49公里。主要编织加工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藏式卡垫、挂毯、线麻、氆氇、沙发坐垫、靠背及旅游纪念品。近年来,该厂发挥自身优势,瞄准区内外市场,生产出了大批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滚动发展,带动了全县民族手工业,使白朗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恰珠编织厂把生产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藏式卡垫、挂毯、线麻、氆氇、沙发坐垫、靠背及旅游纪念品作为市场主攻方向。该厂在当地统一配发原材料和收购散户家中产品,通过加工、贴牌营运,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同时,还与拉萨卓番林公司签订生产订单,将产品远销海外。而且该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对职工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培训,对员工定时间、定报酬。从编织厂创办至今,共有600多人(次)参加了各类技术培训,其中贫困群众占60%以上。今年该厂又新培训260人,组建新的生产加工车间,以带动附近11个乡镇120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恰珠编织厂由传统单一的羊毛纺织,扩大到加工生产各类民族手工艺品近10个种类,实现由传统家庭手工生产发展到规模化生产。该厂把区内外两个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模效益,大大降低了生产加工和销售运输成本,提高了群众自身的专业合作化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群众的现金收入。该编织厂在加工、生产各个环节的规定详细明确,严格收购、生产、加工的质量标准,并在编织厂内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大力推广技术更新,以保障编织厂的生产加工工艺始终符合市场需求。
恰珠编织厂始终顺应市场发展,从实际出发,将原有的家庭式作坊改为手工业加工工厂,把农牧业生产转为手工编织生产,并充分发挥民族手工业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全县从事编织的600多名妇女得到老艺人的技术指导。近年来,该厂培训了全县350名贫困群众并全部解决就业,从事编织的贫困群众年均增收3120元,家庭年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10000元以上,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现金收入。目前该编织厂拥有生产车间320平方米,固定技术工人45人,散工305人,年编织卡垫370套、氆氇5200米,去年销售额达到160万元,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50万元。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资讯排行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