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纺织业似乎已沦落为“夕阳产业”,发展严重受限。孙淮滨认为,纺织工业振兴规划的出台,给予了纺织业地位新的肯定,令整个行业感到振奋,但一个行业的振兴不能只靠一个振兴规划 2009年2月4日,纺织工业振兴 规划出台。《新财经》记者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他参与了规划初稿的拟定。在孙淮滨看来,振兴规划对行业摆脱困境、助推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振兴规划让纺织企业重燃信心。他同时表示,2008年纺织业的困境主要是由国际市场疲软造成的,如果2009年国内新增的市场空间可以抵消国外缩减的份额,纺织行业就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
规划摘掉了 纺织业“夕阳产业”的帽子
《新财经》: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许多产业受到了影响,国家因此针对重点产业出台了振兴规划。您参与了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初稿拟定,请简单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
孙淮滨: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政策。我国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重点产业进行扶持,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宏观目标。这十大产业是国家的财税支柱、就业支柱,也是社会的稳定支柱、安全支柱。 纺织业是一个传统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出台纺织工业振兴规划目的有两个:一方面,缓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促进这个产业完成由大到强的产业升级。 纺织企业对这个规划很关注。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业本身也面临产业升级,这需要国家给予明确的产业定位和导向。
《新财经》:规划出台后,我们对一些纺织企业进行了采访。企业普遍认为是“重大利好,但不过瘾”,相比其他行业,国家对纺织业的扶持力度太弱。对此,您怎么看?
孙淮滨:一些企业对新规的期望值比较高,出台之后觉得与自己的想象有距离。事实上,国家的政策只要提供方向,就已经足够了。 纺织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光靠国家政策,很难推动产业发展。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国家不去限制,就已经是在给它空间和释放内在动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纺织业似乎已经被定位为“夕阳产业”,被认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很多政策对行业发展很不利,尤其是银行贷款方面,银行都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戳伤了企业信心。如今,振兴规划的出台给予了纺织业新的肯定,这着实令行业振奋。
《新财经》:结合纺织业自身的特点,您觉得现有政策还存在哪些不足?
孙淮滨:中小企业是纺织行业的主体,中小企业比例高达99.4%,这些企业的发展更需要一些普惠性政策。扶优扶强对一些大企业而言是锦上添花,比如钢铁、汽车等行业的大企业,它们一扶就强、就大了。纺织企业,你说能扶几家?这个行业更需要阳光普照性的政策,要惠及更多的企业。扶优扶强有利于拉开行业层次,而普惠性政策则更利于保生存、保就业。
《新财经》:规划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4%上调至15%。2008年国家已连续两次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2008年8月1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1%上调至13%;2008年11月1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上调至14%),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为什么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数额每次都是1%?企业从出口退税中能得到多大实惠?
孙淮滨:上调出口退税率只是国家的一种应急方式。1%看似不多,但给企业留下了一个想象和上升的空间。如果出口形势继续下滑,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国家的政策都是这样,不可能一下子调整到头,都是一步步调。 另外,外商很精明,他们会密切关注中国的政策动向。这次调整1%,他们很可能会从中国企业那里分走0.5%。上调幅度不大,不排除国家有这方面的考虑,怕都让外商拿走了。 对企业而言,即便是上调1%,也肯定比不上调要好。具体到企业的受惠程度,因企业自身的出口状况和资金周转状况而不同,一个小规模的企业,一年可以节省约10万元。
不能笼统地说产能过剩
《新财经》:事实上,纺织行业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孙淮滨:去年一季度,纺织行业就已经出现问题了,当时金融危机还没有爆发,仅是次贷危机,但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加之国内的政策要素和成本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企业感到了生存压力。我们纺织工业协会当时进行了大面积调查,深入了解企业的困境,之后向国家提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新财经》:不少人认为纺织业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对此,您怎么看?
孙淮滨:竞争性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是普遍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纺织业的主要问题出在需求上,需求出了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肯定会更加突出。
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是多层次的,不能一味要求企业都搞“高精尖”产品,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生产不同产品。比如农村市场,它需要“高精尖”产品吗? 对于纺织业而言,不能笼统地说产能过剩。纺织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细分为纤维、纺织、印染、成衣,等等,到底是哪块过剩?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总是强调产能过剩,会对纺织业产生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比如,银行就会盯着我们,既然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他们就不愿贷款给纺织企业,纺织企业普遍感到贷款难。 产能是否过剩?过剩到什么程度?应该由市场说了算,由市场自行调节,淘汰落后的,留下发展的。 纺织业更应该“下乡”
《新财经》:为了拉动内需,许多行业开始“下乡”,比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纺织业有没有可能“下乡”?
孙淮滨:与家电和汽车相比,纺织业更应该“下乡”,原因有三:首先,纺织品属于“温饱型产品”,家电和汽车则是“享受型产品”,应该先温饱后享受。其次,纺织品下乡不需要那么多的配套设施。“家电下乡”需要电网等设施的配套,纺织品就不需要。再者,在中国的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最基本的温饱需求都还没解决,缺衣少被的现象仍很严重,推动纺织品下乡更具现实意义。
《新财经》:为什么“下乡”迟迟没有行动起来?
孙淮滨:纺织品下乡,首先要看国家政策层面怎么定。比如,是不是可以采取退税的方式鼓励企业下乡。其次,流通渠道要完善,渠道建设非常重要,不是说我开个大篷车下乡卖衣服就叫下乡了,这仅是短期行为。产品“下乡”不是白送给农民,因此,如何降低渠道成本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009年市场环境: “内松外紧”
《新财经》:金融危机尚未过去,2009年纺织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
孙淮滨:国际形势会比2008年更加严峻。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扩大。因此,对纺织行业而言,面临的外部压力会更大。 国内市场还是有希望和空间的。国内的经济和整个政策环境要比2008年更宽松。纺织行业经过2008年的洗牌,2009年整体走势应该不错。但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看政策的落实情况和行业自身调整的力度是否会进一步加大。 纺织业2008年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疲软。2009年纺织业能否复苏,关键要看国内松绑的这块市场能否抵消国外再次缩减的那块市场。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如果国内新增市场空间可以抵消国外被压缩的市场,我觉得纺织业是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的。
《新财经》:刚才您主要从宏观形势以及政策层面进行了分析,如果从市场供需方面来看,产业的基本面情况如何?
孙淮滨:行业基本面依旧稳定。虽然我们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但产业优势依然存在,无论是规模优势,在产业布局上的集群优势,还是体制方面的一些优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我们有些企业确实很困难,但是,仍然有30%的企业活得很好,它们是支撑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综合市场形势,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市场竞争格局没有变化。从市场层面来看,主要是外需市场萎缩,发达经济体对纺织品的需求量大幅减少,我们的出口损失严重。加之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销商融资困难,国内企业在和他们做生意时,结汇风险增加,很多企业做了生意拿不到钱,这也会带来国际贸易的减少。但这不是我们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是所有出口国家都面临的问题,而且其他国家的压力可能比我们还要大。毕竟,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累积起来的产品品质、价格、信誉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依旧在。在发达国家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下降的时候,他们更愿意购买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
第二,从前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出口量大幅增长,比如越南。这也是我们国家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出口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周边国家和地区分流了大量订单。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产业链不完整,面料、辅料的供给主要还是依赖中国。尽管我们成衣出口量减少了,但我们对这些国家的面料、辅料出口量增长较快。我们与它们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第三,新兴市场对纺织品的基本需求还是存在的,比如俄罗斯、巴西、中东、拉美等国家。虽然它们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它们本国自身的供应能力和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对等,而这中间的空白要靠中国来填补。 所以说,纺织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和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我们对国际市场不能完全丧失信心,尽管国际需求量下降了,但中国纺织品的所占的市场份额是不会减少的。
《新财经》: 2008年,沿海一带纺织企业大量倒闭,今年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孙淮滨:2008年,纺织业的洗牌力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基本见底了。2009年,纺织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存下来的企业怎么利用扶持政策发展,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企业如何挺过来,好企业能否再带动一些中小企业走向复苏。 纺织业振兴规划核心内容 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二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三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和完善准入条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 四要优化区域布局。东部沿海地区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推动和引导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 五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中央、地方和企业都要加大棉花和蚕丝收购力度。
记者观察 纺织行业面临的产业升级问题由来已久,但这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振兴规划在短时间内可以起到提振行业信心的作用,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许多人认为金融危机是中国纺织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大好机会,这样的想法过于乐观,也不切实际。事实上,外需减弱将制约纺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的消费需求持续下降,许多消费者减少了高档品的消费量,更偏好低档产品,这对于正处在产业升级关键时期的纺织行业非常不利。据企业反映,金融危机发生后,大量订单都偏向于低档产品,为迎合市场,企业低档产品出口量增多,高新技术产品研制开发处于低谷,影响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相关资讯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稳中求进谋发展,固本兴新创未来
资讯排行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2024河南时尚周开幕,叫响全民时尚季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首届2024北方国际物流和运输技术博览会在济南举行
- 何黎明:深耕产业场景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应有贡献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封面故事|博洋服饰集团:你的创业梦,便是集团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