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讯 千阳县依托蚕桑特色产业基础,围绕“蚕桑增效、蚕农增收”,在科技兴桑上大做文章。今年蚕农养蚕3万张,产茧1400吨,收入24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3.8%和9.5%,使蚕桑产业在逆境中实现释放出新魅力。在千阳县南寨镇新西村三组,蚕农张申海家正在养蚕大棚整理养蚕设施,他高兴地说:“今年的蚕好养呀,养蚕4张收入5600多元,张蚕产值上了1400元!”这些都得益于县上给免费发放的科技养蚕设施和桑树营养肥,不但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了,亩养蚕张数也增加了,他家的桑园亩养蚕可达到2.5张。原来常规上做法只知道养蚕要面积大、费力费事,桑园亩产叶量上不去,而采用省力化养蚕和配方施肥技术不仅能实现亩桑多养蚕养好蚕,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每张蚕多卖100多元。“但过去我们的农民没资金、没技术,只能困守传统生产方式,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养蚕也却挣不了多少钱。”新西村蚕农张玉强感慨地说。千阳县古丝绸之路重驿,群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是该县农民最具增收潜力的主导产业,全县79个村累计发展桑园6.9万亩,1.2万户从事蚕桑生产。为突破蚕桑技术的“瓶颈”,千阳县今年安排100万元产业扶持经费对科技推广、新优品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高产示范园进行补助,科技兴桑应运而生。蚕种电子催青、小蚕集体共育、大蚕饲养进棚省力化养蚕,熟蚕自动上蔟单间营茧、桑树配方施肥……这些已经改变了原先栽桑养蚕的模式,养蚕多年的蚕农没见过这样的种养法。在春夏蚕饲养中,千阳县沙家坳水泉村的赵金霞使用县上发放的新型省力化蚕台,按照农技人员指导,她一个人养蚕3张,产鲜茧306.9斤,收入4200元。“这多亏了科技呀!”赵金霞感叹道。“只有靠增强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采用蚕桑丰产集成技术才能实现好地务好桑,好桑养好蚕,好蚕结好茧,好茧卖好价。”千阳县农业局的同志说。截止目前,该县已引进消化吸收科技成果8项,组装科技成果5项,免费向蚕农发放科技养蚕设施1000多套、速效化肥100多吨,科技转化为蚕农增收600多万元,全年养蚕、副产品综合收入达到了4600多万元。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