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讯 《本草纲目》上说,“惟老桑树生桑耳”。但一直以来,桑树枝都是拿来当柴禾烧或是堆在田边烂掉,没有发挥效益。从去年开始,开化县的一些蚕农开始利用桑枝种植黑木耳,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今年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记者采访时发现,在开化——桑枝成了“摇钱树”
桑枝派上大用场
“开化现有桑园3万亩左右,每年剪下来的废弃桑枝有很多,如果都白白浪费掉,实在是很可惜。”11月8日,开化农科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桑枝正被开化蚕农磨成屑种植黑木耳,摇身一变成了“摇钱树”。种桑、养蚕、结茧,如今这个产业链得再加个黑木耳上去了。
开化县杨林镇川南村村民余永贵养了4年蚕,今年在冬闲田里利用桑枝屑种起了黑木耳。“总共种了五六万袋,今年黑木耳价格比去年高,效益应该会不错。”余永贵说,自己有40亩桑树地,养了六七十张蚕,“今年春茧、秋茧收购价都不错,秋茧价格18元一斤,创历史新高,而去年只有9.8元一斤。再过一个月左右黑木耳可以采摘,如果再加上这部分收入,今年总的收入不少。”
黑木耳有多个品种,用桑枝种的黑木耳因为在冬季种植,生长周期拉长,因此比春耳等其他品种肉质更厚实、外观更有光泽,在口味上也更佳。因为人们习惯上已接受段木黑木耳,所以桑枝黑木耳的价格较低,但也有80元一公斤。
开化农科所工作人员表示,桑枝屑种植黑木耳每袋可产65克黑木耳,如果在桑园里桑枝套种黑木耳,一亩可种4000来袋,如果在空闲地里,则可以套种8000袋到10000袋。“桑枝黑木耳价格跟着段木黑木耳走,去年段木黑木耳价格最高时达70元一斤,桑枝黑木耳40元一斤。今年段木黑木耳现在就已经是70元了,预计桑枝黑木耳价格能达到45元一斤。”工作人员介绍,据此计算一袋黑木耳可获5元左右的收益,除去成本一袋纯利在1.5元到2元。去年4月份开始,开化长虹乡和池淮镇被确定为桑树枝栽培黑木耳生产试点乡镇,如今,开化利用桑枝种黑木耳的规模已经从去年的60万袋发展到今年的120万袋,在长虹、杨林、池淮等5处有种植。
痴心不改推广路
9月17日到9月21日因为气温较高,对处于菌丝培养阶段的黑木耳造成了严重影响,之后又因为雨水来得太早,使得培养基长出绿色杂菌,影响了开化全县30%的桑枝黑木耳。余永贵的黑木耳菌种损失也有5%。
不仅是开化,丽水等种植规模较大的地方也受到了影响。但蚕农告诉记者,今年因天气情况使他们受到的损失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热情。“明年我准备将规模扩大到30万袋。”余永贵说。
开化农科所工作人员相告,发展桑枝种黑木耳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传统段木黑木耳种植一般以枫香、桤木为材料,由于这些树种生长期慢,发展黑木耳的原料受到极大限制,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二是黑木耳生长期正是秋茧生长结束的时间,增加了蚕桑的附加值和蚕农的收入,出耳后的菌糠还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促进了蚕桑经济循环发展,对山区环境和森林的保护,也产生了有效的作用。
“正因为桑枝种黑木耳有这些优点,所以今年不会因异常天气影响就放弃推广,我们打算在重点抓好现有5个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开化农科所工作人员说。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