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比较效益的下降,不仅挫伤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也动摇地方政府发展棉花生产的信心。
在充分肯定新疆棉花基地建设1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对农产品的政策取向,新疆棉花产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收益不稳影响植棉积极性
“九五”期间,植棉收入高是新疆棉花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但近年来,随着植棉成本的上升、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大以及林果业的发展,棉花的比较效益逐渐下降。具体分析,从生产成本看,2009年新疆平均每亩棉花生产成本为960元,比2003年增长了80%,其中人工成本增加了1.5倍。从现金收益看,2004年—2005年棉花现金收益约为600元/亩,2007年为929元/亩,2008年降至555元/亩,2009年为867.8元/亩,起伏较大。而同期,小麦现金收益稳步上升,由280元升至508元。
同时还应注意到,虽然在2009年,棉花每亩现金收益高于小麦,但由于棉花用工比种粮多50%,且劳动强度大,扣除用工和土地成本后,棉花每亩纯利润仅为350元左右,与小麦基本相当。但是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国家敞开收购,且库存充分,国家调控力强,地方政府对此无后顾之忧;而棉花价格完全放开,虽有临时储备措施,但棉花产业链长,与国际市场关联度高、进口量大,国家对其调控能力远不及小麦,市场风险大,地方政府对此心存疑虑。由此,笔者认为,棉花比较效益的下降,不仅挫伤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也动摇地方政府发展棉花生产的信心。像2009年,新疆就已经出现“扩麦压棉”趋势,棉花面积比上年减少了400万亩。如今,在棉价飙升的情况下,农民积极性仍有限,植棉面积仅与上年持平。面积是产量的基础,植棉面积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棉花的生产。
此外,由于棉花收购环节执行标准不严格,种植者利益得不到保证。目前,除兵团团场因棉花交售量大,明确提出按马克隆值指标加价外,对一般生产者而言,该项指标形同虚设,棉花优质不能优价,而棉花购销企业向纺织企业售棉时可以以此加价,棉农利益存在隐性流失。
品种研发滞后影响核心竞争力
“九五”期间,新疆棉花以绒长、色白、均匀度好、“三丝”少著称,新陆早5、6、8号和中棉12、19号等品种,在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十五”以来在品种研发上滞后,主打品种不突出,虽然选育出一些丰产性较好的新品种,但在适应性、抗逆抗病性方面没有突破,品质方面也不敌以色列棉花,长绒棉在品质上与埃及棉花差距更大。这也是新疆棉花虽然产量大,但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没有话语权的原因之一。
原棉优势未形成棉纺优势。一是棉花加工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目前,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纺织规模占全国的6%,居西部12省之首;而棉纱产量仅占全国的1.5%。2009年新疆纺织工业销售收入仅占到全国纺织工业收入的0.5%,产能和效益不匹配。多数企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其产值占全疆纺织工业产值的80%。
二是企业生产成本高。虽然工人月工资低于内地同行业30%,但由于工人技术水平较低,新疆纺织企业万锭用工达120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以上。如2009年新疆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平均利润率仅1.0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政策扶持力度仍不足
15年来,国家对新疆棉花基地建设给予很大支持,除生产基地建设投资外,还给予良种、保险保费、出疆棉花及棉纱等制品运费等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在近年国家不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力度、粮棉比价发生变化、棉花比较效益下降的形势下,上述扶持政策就显得力度不够。归纳为“一少”、“一高”、“一低”。
所谓“一少”,即农资综合补贴少。现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分省规模,以粮食生产指标为主要依据,兼顾其他作物,没有充分考虑新疆棉花主产区的特殊性。冀、鲁、豫、苏、皖、鄂等省既是棉花主产省又是粮食主产省,棉花面积仅为粮食面积的7%—13%,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基本可以覆盖省内大部分地区;而新疆是最大的产棉区,但仅是粮食平衡区,2006年—2008年棉花面积约为2500万亩,为粮食播种面积的1.2倍,由于粮食种植面积少,新疆大部分地区没有享受到农资综合补贴。据《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显示,新疆棉花亩均补贴性收入仅为6.78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5元)的45%,为河南、江苏省(33元)的20%。
所谓“一高”,即企业税负偏高。由于新疆棉纺业原料以棉花为主(增值税进销项税率相差4个百分点),而内地纺织原料60%为化纤(实行工业品增值税平征平扣政策),导致区内棉纺业增值税税负水平高于内地,2009年棉纺织企业应交增值税税负3.3%,高于全国纺织行业1.1个百分点。
而“一低”则是指运费补贴相对偏低。新疆远离棉花主销市场,国家对出疆棉花给予每吨400元的运费补贴,而据农业部门测算,这样的补贴额度运到天津港尚可,若运到广州还差200元,目前出疆棉纱的实际运费每吨已达850元。疆内运费问题也很突出,南疆棉花运量约占区内总量的2/3,出疆量大,最西端的喀什地区运距比北疆多1000多公里,运费需增加500元,运输成本无形之中削弱了该地区棉花的竞争力。
来源: 中华合作时报
相关资讯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波司登发布2022/23 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万吨级聚乳酸聚酯切片技改项目顺利投产
- 丰原聚乳酸纤维、金环莱赛尔:让绿色纤维为健康生活发光发热
- 一家入手14台,远信工业Y9000双层定形机广东大秀爆品能量!
- 恒逸重点实验室上榜纺织行业创新平台
- 兵团棉花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这场论坛纵论期货“推进器”价值
- 赛尔推出又一款基于ImagineX平台的喷墨打印头Irix
- 魏桥纺织:再生棉绿色环保助力创新创效
- 时尚先锋转型突破,波司登携手阿里“云”闯关
- 保定高阳政企直通 助纺织企业“渡难关”
资讯排行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视觉焦点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