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防寒服面料企业负责人前两天在电话中向记者抱怨,企业新开发的两款产品,还没上市呢,但市场上已经是铺天盖地了。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自己的印染厂,在坯布印染这个环节被泄了密。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企业正抓紧时间建立染厂,希望通过完善自身产业链的做法,降低新品在上市前被仿制的风险。
其实,这种合作对象成为泄密对象的情形,在行业中是屡见不鲜。以至于新品在上市前要“羞羞答答”,不轻易让人看到它们的真面目。可是,即便如此的小心翼翼,多数情况下还是难以逃脱被抄袭的命运。
相对于控制新品上市后被仿制的问题,上市前的控制难度其实会低很多。面料企业要想守住利润,不让自己的辛苦付诸东流,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可以先从终端品牌哪里找找可借鉴的经验。
江汇丽的老客户圣罗兰家纺,其出口到日本的家纺印花产品大部分由汇丽设计开发,花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受合约的限制,从花型设计到最终呈现,所有流程都是封闭式的,汇丽只能做这一家,不能做第二家,次品要全部回收,花型与留下来的面料要全部销毁。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合同”。据汇丽负责人介绍,国外在自主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而且有相对规范的操作流程。汇丽与美国一家户外品牌签订了5年的开发合同,虽然汇丽为其研发了很多新产品,但由于是一对一的开发,受合同的限制不能对外展示。
由此可见,白纸黑字的“合同”的确可以最大化地保障企业的利益,而为下游服装品牌有针对性的组织产品开发,减少中间商等流通环节,也能大大降低新品泄露的几率。
这种一对一的开发模式,并不是“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除了我们强调的企业诚信外,一个重点客户所能带来的价值其实是不可预估的,相对丰厚稳定的收益自然不用说了,面料品牌价值的提升才是关键,可以借助下游品牌将新品顺利推向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优势面料企业近几年里把重心放在服务大客户上的原因,而且其中大部分客户是终端品牌商。
笔者也就这个问题与几家面料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当前某些国内面料企业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与客户签订协议,若是客户拿着样品去找别的企业生产,按照协议规定必须支付一定的赔偿。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针对仿制问题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相应的样品管理办法和保密机制。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从保密协议所涉及的内容,还是保密协议在行业内的普及程度,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 亚洲纺织联盟
资讯排行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视觉焦点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