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再度出现民工返乡潮,而与每年春节前夕出现的返乡潮不同,这次提前出线的返乡潮笔者认为主要是源自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向内陆转移农民工回乡发展和科技化转型的影响。
皮革产业向内陆转移打工者主动回乡
调查显示,虽然有打工者开始陆续回乡,但大规模“返乡潮”并未出现;而令人意外的是,部分川赣等地区打工者返乡,原因不是因为订单减少、找工难,而是因为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很多工厂内迁,打工者主动返乡回家打工。
笔者日前从广西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了解到,2012年1—6月,广西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92亿元,同比增长56.2%;实现销售收入183.31亿元,同比增长59.64%。南宁海关数据显示,1至6月广西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总值11.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皮革及皮革制品出口总值0.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广西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增长都超过50%,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正加快向中西部转移。
西部地区不仅在承接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产能上的转移,而且在品牌建设上也逐渐重视,以广西为例,近年来,广西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企业以“转方式、调结构、上规模、促融合、提质量、增效益”为指导思想,加快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大品牌的培育和内销市场开拓力度,努力适应市场变化,国内市场销售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对于目前部分民工提前返乡,是发生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之下,应该理想看待,这也是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工人纷纷离开沿海东部城市,并不是企业主动辞退,也不是待遇不好,而是中西部内陆地区大搞工业建设,让本来就来自于中西部内陆的工人都离开沿海城市主动返乡发展。并且这是一种新的大趋势,随着各地经济趋于平衡,只会越来越明显。
科技设备升级“机器手”取代人工
事实上,皮革等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向内陆转移只是这次返乡潮其中的一个因素,皮革等制造业靠廉价生存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企业只有通过设备升级、“机器手”的启用等尽量让自己“脱离低成本制造”,摆脱对打工者的依赖,科技生产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缩短皮革设计、制造周期,使产品向多品种、中小批量方向发展。中国皮革业一直在创新,促使产业升级,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的周期。实践证明,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软件,不仅可使制革工艺标准化,而且还能解放生产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物料,降低成本。
面对大幅提升的人力成本,沿海东部城市越来越多的皮革制造企业开始尝试流水线上的机器手。
来源: 中国品牌服装网
资讯排行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