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交易网 您好,欢迎来到纺织交易网TEX86.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纺织交易网TEX86.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走在纺织科技强国大路上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3-03-12
资讯导读: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当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消耗殆尽,世界经济就会进入调整阶段,而调整时期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曙光。随着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当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消耗殆尽,世界经济就会进入调整阶段,而调整时期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曙光。随着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水平。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终结了全球经济稳步增长的趋势,而以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风起云涌。这场“科技风暴”究竟何时才能带领世界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或许尚需时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全球经济重回繁荣之路必将依赖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而且谁首先掌握最新科技,谁就将主导经济发展的方向。

 

    “十一五”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就将加快科技进步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并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装备升级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28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10项关键成套设备攻关项目已经进入了产业化推广阶段,成为“十二五”推广项目的骨干,为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科技贡献率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十二五”中期,中国纺织工业正在抓紧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的50项科技攻关及产业化推广项目、110项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以及《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1020年》所确定的科技目标。
 

 

    高新技术重在“高”和“新”,“高”就是要水平高,世界领先;“新”就在于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绝不仅仅局限于新兴产业,在纺织行业中同样大有可为。

 

    一说起纺织,普通人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纺织女工穿梭在纺纱设备中,巡回接头的画面。这是人们对纺织最直观的印象,因为历史悠久而被视为传统行业,似乎和高科技不沾边。

 

    但是,何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就一定是高科技吗?IT产业经常让人们景仰,但核心CPU、操作系统都掌握在人家手里,只是把各种部件组装在一起配个外壳,这样的技术高在哪里,又新在哪里?农业是再传统不过的产业了,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的问世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高新技术的力量,你能说农业不是高科技产业?高新技术重在“高”和“新”,“高”就是要水平高,世界领先;“新”就在于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绝不仅仅局限于新兴产业,在传统行业中也是大有可为。

 

    在今年1月1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有5个与纺织领域相关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奖。这体现了国家对纺织行业高科技地位的认可,也表明纺织行业经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纺织业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穿衣那点事”,纺织作为现代产业已经延伸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在污水资源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就是纺织业把自主研发的纤维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的一个典型例子。过去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只能把污染物滤除后排放掉,而真正解决水的回用和深度处理则需要新兴技术,而这个新兴技术恰恰是纺织业的优势。纺织科技技术人员大胆采用纤维制备的“膜组件”,神奇地把污水变成清澈的可用水。这种膜技术正是2l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

 

    在最能代表科技水平的航天航空领域,也有着我国纺织高科技的卓越贡献。我国纺织科学家潜心多年,自主研发出碳纤维织物编织技术和碳/碳复合工艺技术,满足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关键部件喷管喉衬的高温要求。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近年来,我国纺织业获得国家科技奖,以及行业科技奖达数百项之多,其中不乏国家科技一等奖。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技馆内有个“纤维轮”,很多参观者都会在此驻足。“纤维轮”是一个圆形轮状的图表,形象地展示了纤维已经延伸到了土木工程、采矿业、农业,乃至医用、航空航天、海运、安全防卫这些高精尖等领域。“纤维轮”改变了人们对纺织的传统认识,也揭示了纺织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的进步拓展了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纺织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形象奠定了基础。

 

在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的筒子纱染色生产现场,整个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操作工人,生产过程全部由机器人所替代。这彻底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纺织印染车间污水满地、气味刺鼻、工人来回穿梭的脏乱景象。这是我国纺织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生产车间,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源于科技创新。

 

几代中国纺织人的梦想成为现实,人们印象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正逐渐成为过去。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内外棉价差距加大、内需增长缓慢、环境压力空前、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各种要素成本上升⋯⋯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中国纺织业面前,新的形势倒逼我们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实体经济上。中国纺织工业作为最具民生属性的实体经济,在危机中更加意识到,现有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升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新的形势倒逼我们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科技创新。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内外棉价差距加大、内需增长缓慢、环境压力空前、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各种要素成本上升⋯⋯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中国纺织业面前。

 

    要素成本上升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特别是人力成本的提高正说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劳动者对更佳岗位的追求及期待,解决成本问题的关键就要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降低平均劳动时间,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核心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康平纳无人车间的出现其实并不偶然,早在数年前公司就预料到人工成本会逐渐提高,而且纺织业的劳动力还会出现短缺。康平纳利用倒逼机制先人一步,依靠科技实现了完全替代人工。

 

    国内外巨大的棉价差使得中国纺织业现如今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要承受计划经济的原料高成本,一方面要面对市场化的纺织品国际竞争。面对非自身因素的宏观调控,行业是坐以待毙,还是另辟蹊径?中国纺织业在多方争取公平待遇的同时,毅然选择以我为主,主动开发棉花的替代品,这同样需要科技支撑。开发化纤“超仿棉”目前成为行业最紧迫的、最现实的科技攻关课题,也成为纺织“十二五”的重要科技任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中国纺织业有责任和义务为“美丽中国”画下绚丽的一笔。这背后需要从设备、工艺、产品等多方面入手做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没有科技显然也不行。

 

    目前,我国纺织科技总体上仍以跟踪模仿为主,原创科技成就和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任务紧迫,责任重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说,在建设纺织强国的新时期,再靠过去依靠模仿、引进吸收掌握技术的方法难以达到建设纺织强国的目的。“这不仅是建设纺织强国对我们的挑战,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看,也要求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自主创新阶段。”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明确指出,科技是纺织强国建设的基石。要切实将科技新优势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科技对于产业升级的贡献率。

 

    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机遇已经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中国纺织工业适应国际分工新定位的紧迫性正是推进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

 

    面对各族人民在新技术革命时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国际竞争的新定位,面对新形势下的倒逼机制,纺织人开启了建设纺织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靠单打独斗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行业的技术进步已经步入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建设纺织科技强国是中国纺织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目前,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某个科技项目的创新,更要关注行业科技创新氛围、创新机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负责科技工作的副会长孙瑞哲认为,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靠单打独斗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行业的技术进步已经步入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超仿棉的开发涉及分子结构的研究、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以及超仿棉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和表面处理技术等课题,中国纺织工业已经组建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石油化工企业、化纤企业、织造企业等二十多家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联合进行科技攻关。

 

    印染废水排放是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攻克的课题,由中国化纤、服装、印染、家用纺织品等20家上下游企业共同成立了“中国绿色无染纺织创新联盟”。该联盟致力于用原液着色纤维技术替代印染生产环节,实现了有害物质零排放。

 

    在孙瑞哲看来,纺织科技的突破还需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即从过去关起门来依靠自身力量,到现在以开放的心态,整合社会资源来形成集成创新的合力。

 

    康平纳的成功让业内开始探究其背后的“康平纳科技创新模式”。纺织圈内的科研院所、高校很多,但康平纳却把目光投向纺织圈外。“我们不想局限在这个圈子内,要以开放的心态让‘外行’来做,他们会带来全新的思路和理念。”公司总经理刘琳所说的新理念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

 

    近年来,我国纺织专利的申请数量逐年递增,尤其表现在纤维、纺纱、后整理领域。但是有了科技成果并不意味着全部,只有把其推广出去,并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算是达到了专利申请的目的。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的科研成果不少,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多,必须用孵化、对接、推广等手段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上下工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对此表示:“科技是未来纺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未来几年,中纺联最为关心的就是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

 

    行业的科技进步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要争取国家对纺织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公共技术平台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行业自身的力量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这其中“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年“纺织之光”科技奖的颁布引领着行业科技进步的方向。从现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研究、绿色技术、智能技术等几个方面正在成为行业科技突破的重点,也将是“纺织之光”科技奖励的重点。

 

    让科技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石,提高科技贡献率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时代赋予了纺织工业科技创新的新机遇,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倒逼机制是寻求科技 突破的关键。机不可失,时不可待,中国纺织工业正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纺织强国纲要》的指引下,加速科技进步的步伐。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之年,全行业正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走在建设纺织科技强国的康庄大道上加速前行。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