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文艺界的两位政协委员提出“有必要明确中山装为国人‘正装’,并从观念与措施两方面相辅相承地加以推进”,并给出了4条具体建议:
其一,应在庄重场合的着装上摒弃多年来形成的以西装为“正装”的文化理念,确立中国人自己的“正装”;其二,建议我国领导人在出席重大的国际活动、会议及各种庄重的礼宾场合,在着装方面确立以中山装为“正装”,以此为表率,使这一理念与着装方式为全国上下普遍认同与接受;其三,将中山装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四,适当对中山装色调、布纹及局部结构作适度的细节改进与创新。
每逢举行重大活动或庆祝传统节日,就会有一些人呼唤“国服”或“汉服”,从服饰上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过,政协委员在发言中提出明确以中山装为国人“正装”似乎还是第一次,这让记者颇感意外。
当然,从政策层面规范国民着装并非没有先例。1929年4月的民国政府就曾颁布《服制》。但其法令的产生,有特殊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影响,时至今日,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以法律法规或政策条款来规范民众的着装?需要从人文、法律和推广等层面深度思考。
另外,以上提议恐怕也未经深思熟虑,只确定了正装为适于男士穿着的“中山装”,女士正装又该如何明确?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个时期都出现过较有代表性的服装样式,单提“中山装”似有些顾此失彼。
不可否认,中山装确实“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仅通过明确以中山装为正装来体现我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形象及其文化品质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
体现“文化自信”不能徒有其表。中国的文化自信需要由内而外地建立,需要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有充分的肯定和发扬,并对这种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存有坚定的必胜信念。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的舞台,不是看它的国民穿什么,而是它展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和风采。只有如此,体现在服装上的自信才是水到渠成的,令他人紧紧追随的。而基于强势文化基础的服饰自然会影响世界潮流,进而成为文化的载体。
现代社会着装越来越体现穿着者的个性,即便是正装也如此。严格地分析,目前西装也并非哪个国家的国服。国服不应有强制性和指令性,只要能够适用于庄重的场合,何必一定要用某种服装来彰显身份?如果某人的身材适合穿西装,又不与个人喜好和场合相悖,以非中山装为自己的“正装”,又怎能称为“失礼”?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资讯排行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