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过去数十年,中国移民曾成群结队地前往意大利,在当地的成衣厂打工。但近些年到意大利的新移民也开始在其他行业寻求发展,他们在意大利社会不再是“看不见的一群”。
两个男士信步走向酒吧柜台。柜台后面是一个年轻的女子,黑发梳成一个马尾,时尚的刘海在眉毛上方划出利落的弧线,衬托出东方人的脸型。“你好!”两位顾客用中文打招呼说,“Ciao,ciao”,女侍者微笑着用意大利语回答。
17岁的叶裴(音)来自中国,来意大利刚几个月,在东部海滨城市法尔科那拉(Falconara)的一家酒吧打工。尽管意大利语的词汇量有限,她还是可以简单应付点咖啡、酒水饮料等侍应生的工作。
“现在对我最重要的是学语言”,叶裴说,“这是我的首要任务。如果把意大利语学好了,我就可以独立了。如果整天埋头踩缝纫机,就没机会学语言。”
像意大利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叶裴来自浙江。她的故乡青田在山区,没有多少工业和发展机会。
大约30年前,中国人开始移民意大利。大多数人在当地为意大利服装品牌代工的制衣厂找到了工作。这里的工作相对简单——往成衣上缝钮扣、拉链等。过了没多久他们就纷纷开起了自己的缝纫作坊。
过去10年间,意大利的中国移民数量增加了两倍,达到20万。在意大利的全部移民中,中国人已经占到了20%。许多人不仅把家人接到意大利,还把亲戚朋友雇来为自己打工,中国人供货快、价格低廉、条件灵活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
在中国,服装厂的老板通常给工人提供住宿和食宿,但每月没有固定工资,而是计件付酬。在法尔科那拉北部有一家成衣厂的徐老板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工人宁愿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中国人不喜欢拿固定工资,他们觉得,如果我比别人干得快,还是拿一样的钱。所以尤其是速度快的工人更愿意拿计件工资,可以多赚一点。”
叶裴的母亲薛芬(音)6年前来到意大利。她在一家中国人开的工厂里找到一份工,每天工作15个小时,每月能挣到大约750欧元。这相当于她在中国干8个月的收入。
当欧洲的经济危机逐渐显露,意大利的时装业陷入了萎缩,中国成衣加工厂的订单也减少了。为了另寻出路,许多中国移民像叶裴一样进入了服务行业。
每天与意大利人打交道,帮助了向像叶裴这样的中国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了解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我要努力学意大利语,掌握经营酒吧需要的技能”,叶裴说:“有一天我攒够了钱,要开一家自己的酒吧,让父母早点退休,享享清福。”
来源: 亚洲纺织联盟
相关资讯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极具吸引力的非洲投资目的地——埃及
- 中产协与欧洲非织造布协会在布鲁塞尔会晤并签署合作协议
- 202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936亿美元,12月恢复正增长
- 纺织企业降低“碳排放”,尤尼吉可、帝人、东洋纺等这些日本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
- 纺织企业降低“碳排放”,尤尼吉可、帝人、东洋纺等这些日本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2023纺织业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拉美篇(一)——墨西哥
- 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孟加拉国观众组织推介会再获关注
资讯排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