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庞无忌 周锐)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刘小南22日在京透露,在目标价格改革以后,中国的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的联动性增强,内外棉的差价或将进一步缩小。而这种缩小将提高中国纺织企业竞争力,让出口纺织企业处于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随着棉花价格持续走低,自2011年以来,中国对棉花实行临时收储,“兜底”棉花价格。但临时收储带来国内棉花价格大幅高于进口成本,纺织企业成本居高、竞争力降低、订单流失,同时,国家储备棉巨量库存的难以消化。为此,中国官方在今年初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使国内棉花价格逐渐回归市场。
刘小南在当日发改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中国国内棉花的面积有所下降,初步预计今年中国棉花的实际产量在650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50万吨。
此外,由于目标价格改革改变了此前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国内外棉花价格将进一步缩小,一方面有利于遏制用化纤来替代棉花的趋势,另一方面棉纱进口的趋势也可能要减弱。
因此,刘小南预计新年度中国棉花的需求量较上年度企稳回升,大约为850万吨左右。据此计算,中国国内的当年产需缺口是200万吨,比上年增加100万吨。这也说明,国内纺织企业对国产棉花的有效需求客观存在。
与此同时,国际棉花总体仍然产大于需,供需比较宽松,价格处于较低位置。
针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对纺织企业的影响,刘小南解释称,将原来由国家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目标价格改革,就是为了把纺织企业的利益更多的考虑进去。
国家以一个固定的、高于市场的价格收储,纺织企业作为一个原料的使用者,棉花价格跟国际市场差距比较大,内外棉价差比较大,将影响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实行目标价格改革以后,棉花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纺织企业可以根据需求,根据对市场走势和对价格的判断采购棉花。
尤其是在国内外棉花价差缩小之后,有利于提高中国纺织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纺织企业,将处在相对比较公平比较合理的竞争环境之中。(完)
来源: 中国纺织网
资讯排行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