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2日举行的2015年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从棉纺行业运行现状和棉花需求两方面作了题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展望和需求分析》的精彩发言。
棉纺行业现状
随着经济需求的减弱,棉纺织行业产能也有一些调整。近几年纺织企业实际开台率不足,纱产量有所下降,2014年产量在1800多万吨,梭织布在600亿米,同比减少5%。随着需求的发展和临时收储政策,加速了非棉纤维的使用,去年已经达到了65%左右。朱北娜认为以下几个现象需要关注。
一是市场对棉纺织原料的影响。自2011年起,受收储政策、市场需求及成本影响,棉花消费减少。今年4月份起,粘胶短纤价格上扬,棉价维持弱势下行,国内棉价与粘胶价格缩小至1000块钱。从化纤消费情况看,如果棉花和化纤的消费价差缩小的话,对棉花使用数量的增加是有利的。
二是原料采购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春节以后棉花采购连续两个月增加,5月份略减。大企业的棉花库存比较多,而小企业因为订单、资金以及需求等情况,棉花库存比较少。非棉纤维,尤其是化学短纤的消费是增长的,增长了3.43%。
三是从生产方面看纺织行业用电情况比较好,1-4月份跟去年相比用电量增加4.5%,纱产量同比增加了4.1%,布产量累计同比减少0.6%。纱和布的销售量同比增加的,库存量较上一年减少,整体而言,棉纺织行业跟去年同期相比还是有所好转。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棉纺织行业的亏损面是15%,织造业的亏损面是11%,但整体利润同比有所上升。受进口纱的影响和市场影响,32支以下的纱线生产减少,高支纱销售好于低支纱。色纺纱、紧密纺纱、混纺纱等差别化产品表现好于普通常规产品,混纺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在逐步扩大。
四是进口纱的问题。我国纱线进口在2013年和2014年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年进口量200万吨左右。在进口纱中,中低支纱相比国内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且价格比较平稳。这对中国棉纺织企业的生产还是有一定威胁,我们预计纱线进口的热度仍会增加。
纺企需求各异
朱北娜认为,不同水平企业的呼声各不相同。纺织企业由于产品差异对棉花长度、含杂、马克隆值、长度、断裂强度、短绒率等指标有不同要求。大家更要关注是好企业的呼声,这些好企业的声音代表了整个需求的发展趋势。其次企业更希望使用无“三丝”、异纤少的棉花。随着我国中低支纱占比的下降,好企业更希望用无“三丝”的好棉花来生产高支纱。再次手采棉并非一定各方面都比机采棉好。但从常规角度来看,手采棉3级和机采棉3级,其主要指标不完全一致,对纺纱有影响。另外企业对机采棉的短绒含量反映比较强烈,觉得短绒太高,质量越高的品种对短绒的要求越高。
资讯排行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