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逐渐回暖,皖西羽绒飘出国门
11月30日,记者走进六安市奥安康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组装、修剪、检验、装箱,工人们正忙个不停。
“这批羽毛灯笼全部都是丹麦那边订的,一共5000多个,工期紧,7个车间的200多名工人都在赶制。”该公司总经理唐仰彬告诉记者,12月3日要交付的这批产品如今已经基本生产完毕。唐仰彬的忙碌只是冬日里六安市羽绒产业回暖的一个缩影。
“飘得越高的羽绒质量越好,最好的是‘吊吊绒’,只有六安本地品种皖西白鹅才产这种绒。”在赛华羽绒有限公司里,四五层楼高的高绒单厢机几乎全年不停歇,洁白的羽绒就像雪花一样漂浮在机器中翻滚。负责人赵德胜介绍,公司每年能生产1000多吨羽绒、羽毛原料,基本都销往浙江、江苏、广州等地,年产值1亿多元。“今年羽毛、羽绒产业情况比较好,企业都出现了回暖的情况。”六安市经信委主任卢俊告诉记者。
六安市是全国最大的羽绒产业集散地之一,本地特有的皖西白鹅体大绒优,是生产优质羽绒的最佳原料,羽毛、羽绒及其制品、工艺品加工是该市优势传统产业,拥有大大小小相关企业近千家,羽绒原料、加工品远销欧美、日韩。
“近年来受到市场周期的波动,羽绒产业起起伏伏比较大,但总的来说羽绒产业发展明显。”卢俊表示,如今六安市的羽绒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集孵化、养殖、水洗加工、羽绒服被加工、羽毛工艺品加工为一体的羽毛及其制品产业链。“正因为六安羽毛及其制品的产业链相对完整,近几年来不少外地知名企业也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了六安。”截至2015年,六安全市规模以上羽毛及其制品企业共计6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6.7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91.47亿元。
缺少龙头企业,受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大
今年10月份之后,赵德胜的脸上总算露出了笑容。“从10月份开始,连续跌了3年的羽绒原料价格总算出现了回暖的趋势,我也松了一口气。”赵德胜说,“现在一斤羽绒的价格是600~700元,较之前涨了不少。”
赵德胜16岁时就开始在羽绒原料加工领域摸爬滚打。“2010年至2013年羽绒原料价格节节攀升,但从2013年开始,进入了一个下跌周期。羽绒产业周期性太强,每隔三五年就是一个周期,期间的价格几乎一天一个样。”赵德胜表示,以最高品质的“吊吊绒”为例,2013年初价格攀至顶峰的时候每斤能卖1700元,而到2016年初,其价格最低跌到了300元每斤。
在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经营羽绒原料加工的天翔羽毛有限公司负责人夏道田也表示,他家屯的一批原料,如果在半个月前出手一共要亏本2000余万元,而仅仅半个月之后,同样的产品每吨能赚8000元。
“即便价格不理想,我们也不敢轻易停工,这行业一旦停工就代表着客户的流失。这几年,固镇镇羽绒加工企业除了十几家上规模的之外,小企业一半都熬不住停产了。我们也是依托订单小规模生产熬了下来。”赵德胜说。
在卢俊看来,限制羽绒产业发展的短板正是产业链的不平衡,“以2015年为例,全市羽毛及其制品企业总产值106.72亿元,但是利润总额只有1.73亿元,其中一大半来自羽绒、羽毛原料加工企业。”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恰恰就在于六安虽然有完整的产业链,但主要企业多集中在初级加工领域,终端制品缺少本土龙头企业支撑。“目前六安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几家羽绒制品龙头企业,但是和外省同类公司相比差距还比较大。缺少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支撑,六安市的羽绒产业很容易受到市场周期的波动影响,中小型企业生存的压力很大。”
加大科技创新,助力羽绒产业高飞
固镇镇的羽绒原料加工产业不好做,唐仰彬的羽毛工艺品生意却不愁销路。
“别看我们公司小,但产品全部出口欧美,每年产值有200万美元。”在唐仰彬眼中,羽绒、羽毛原料生产发展潜力并不大,最终还是要靠终端产品的研发才能站稳市场。“这次出口到丹麦的羽毛灯笼,就是由我们公司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一共六个型号,丹麦那边的客商一看就赞不绝口。”唐仰彬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经营羽毛工艺品,尽管规模小,但是设计研发始终是核心。从1997年入行,他就组建了一支设计团队,目前公司两大品种千余种产品,大多出自这支设计团队之手。
赵德胜公司有近七成的产品都是高品质的“吊吊绒”,而以前主推的低品质的羽绒或者鸭绒,现在有订单都不大生产。“上海、广州这些地方的高品质的现充羽绒被,目前使用的羽绒90%都是来自六安市。我们希望能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夏道田最近正在投资建设一座羽绒服被的加工厂,期望借此进入产业链下游,通过终端产品的研发提高企业效益。
作为“全国四大羽绒集散地之一”“皖西白鹅之乡”的裕安区固镇镇,这些年也将完善产业链作为当地羽绒产业的破局之路。“我们现在重点将产业链做强,加快羽绒、羽毛产业调转促步伐。”固镇镇党委副书记戴强告诉记者,固镇镇还在打造皖西白鹅原种保护平台以及羽绒羽毛产业园平台,“皖西白鹅是六安羽绒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天优势,我们在不断提纯皖西白鹅特有品种;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加快羽绒羽毛创意产业园项目的建设。”
卢俊表示,这些年来六安市大力支持企业建设设计中心,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提高品牌价值,目前已经有4家羽绒制品企业建设了研发设计中心,“同时每年都组织几家有实力的羽绒制品企业参加国家级、省级设计比赛,让他们在对比中了解到自身不足,激励他们自己改进技术、设计。
来源: 安徽日报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视觉焦点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