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节后棉花期现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郑棉更是开盘首日跌停,市场一片悲观。面对突如其来的行情走势,交储成为企业有效应对风险的最佳选择。2月3日以来,储备棉连续保持高成交率,尽管中储棉公司大幅增加了每日挂牌量,依旧难掩企业交储热情。
疫情前后,郑棉期货走势明显分化。1月中旬前,郑棉价格连续上涨,最高点达到了14855元/吨,后市一片看涨声音,此时企业交储积极性较低,基本是无成交或零星成交。对比当时市场期现价格,轮入最高限价也的确没有优势。1月中旬以后,国内疫情有所加剧,棉价顺势大幅下跌,储备棉最高限价仍旧接近14100元/吨,此时郑棉价格却在13000元/吨以下,CF2005合约低点甚至达到了12130元/吨,尽管随后经过了连续三天大幅上涨达到13100元/吨,仍然距离轮入价格差距较大。
某交储企业人员表示,目前交储很方便,不仅价格合适,而且交储期限也有调整,统一延长其他各库1月15日(含)以后成交棉花的交货期限,由现行的“合同签署后45日内到库并完成初验”暂时调整为“合同签署后75日内到库并完成初验”。这给了企业充分准备交储的时间。只要储备棉轮入价格在13800元/吨上下浮动200元/吨,企业都会选择交储。另外是受疫情影响,暂时不看好后市,交储可以回笼资金,降低后期经营风险。
据中国棉花网记者了解,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交储企业认为,目前市场情绪普遍悲观,且现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疫情发展势头仍未减弱,下游企业有进一步推迟开工的可能。单就本周来看,交储价格优势明显,至于下周是否继续大量交储还要根据当周最高限价与期现价格比较后再决定。另外,根据储备棉最高竞价公示测算的结果来看,春节后内外棉价差在700元/吨上下浮动,无论是国内棉价稍大幅上调还是外棉价格继续下跌,都有可能导致价差超过800元/吨而暂停轮入,所以更要在本周抓住机会,积极交储。
来源: 中国棉花网
资讯排行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